
准提咒目 前在显教的《佛教念诵集》中作为“十小咒”之一,整体咒语为:南无飒哆喃(nā mó sà duō na一声),三藐三菩陀(sān miǎo sān pú tuó),俱胝喃(jù zhī na一声),怛侄他(dá zhí tuō),唵折戾主戾(ōng, zhé lì zhǔ lì),准提娑婆诃(zhǔn tí suō pó hē)。
准提佛母,汉译有准提观音、准提佛母、七俱胝佛母等名,是以准提咒著称的大菩萨。禅宗以之为观音部的一尊,称之为天人丈夫观音。“准提”汉译为“清净”,即赞叹心性清净之称,东密以之为六观音之一,现三目十八臂形像。
有关准提菩萨的事迹,在经典中并没有详细的说明,并且,他究竟应该归属于观音部或佛部,在密宗内部也有异说。但是,他在中日两国的佛弟子心目中,是一位“感应甚强,对崇奉者至为关怀”的大菩萨。
准提菩萨的图像,有二臂、四臂……至八十四臂等九种。不过,一般佛弟子所供奉的图像大抵以十八臂三目者为多。十八臂之中,各臂或结印,或持剑、持数珠、金刚杵等物。有些佛教徒见到准提像后,往往误以为是千手千眼观音(Sanasrabhujāryāvalokitesvara),实则千手千眼观音的塑画像,通常都是二十七目四十臂(加上合掌、定印之二手则为四十二臂),而且各手所持之物也与准提菩萨不同,应该加以甄别。
“准”为不空,绢索为“胝”,“准提”即不空绢索菩萨也,或为多罗菩萨、金刚藏菩萨, 是六道中救度天道及人道之观世音菩萨,是释迦如来之化身。准提法为密宗独部,且通五部之殊胜密法。每一灌顶修持准提法之人,必增二十一年之寿命,长短悉自知。准胝,梵语名号称为阿利也母陀婆缚底,密号最胜金刚,又称降伏金刚。修持此法行者,凡事一切殊胜,无不如意,能降伏一切恶魔,百邪震惊,而不得便,可见此法功德无边。
准提,又翻译为“清净”,或翻译为“明觉”。过去有七十七俱胝准提佛母-金刚母,于法界中无一人不佑有观音与准胝者,而准胝即观音之普门示现,准胝咒乃法界秘密藏中之三昧王,能出生诸佛菩萨之智德庄严,且持诵准胝咒观自身若释迦牟尼如来,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金色,圆满身光,是故称之为佛母。准提王佛母身黄白色,有种种庄严其身,腰着白衣,衣上有花纹,着轻罗绰袖天衣,以缓带系腰。种种庄严“色”法胎藏界之义,种种尘沙诸法,因凡夫以菩提为烦恼,而菩萨以烦恼为菩提之故。
准提佛母像四周圆有光明光焰,是“心”法金刚界之义,智能破妄心昏闇之故。准提佛母有三目十八臂。三目表佛眼、法眼、慧眼,即表不纵不横三谛一如平等义,为理智事三点,佛部、金刚部、莲花部之总摄。十八臂上均以白螺宝为钏,表音胜善说法之义。
十八手作不同之表征,吾人若以象征学之见解反覆思惟,密教之表征,具含甚深微妙之理,初见准提像者,常不能知准提佛母十八支手所作义理,惟经解说即释大惑,密教深寓哲理,而以平常之事物表征,非入门弟子不能知。
准提佛母中央双手作说法印,为破人道贪嗔痴三障,说法利生,教人学法,令证三身果位。
右第二手作施无畏印,右掌五指开立,为五智之光明义,是令人道众生无畏,实具大悲深重,故显此手印。
右第三手把剑,此剑乃智慧剑,降断三障四魔,除三毒五欲,故持此剑。
右第四手持数珠,数珠表智慧为转法轮之义。母珠表本师阿弥陀佛,数珠绪表观音大悲,绪贯一百零八烦恼,转一珠断一烦恼,证百八三昧,具不可思议功德。
右第五手把天妙果,天妙果有万子,表圆满万行善之种子,显佛果圆满义。
右第六手把钺斧,是以大钺斧能破一切,令人摧破一切无明、难断惑障之义。
右第七手把钩,万德皆归准提尊,尊中之王,四海悉皆朝宗,有钩王义。持钩并含召一切众生,令入本有内证之法界宫,召入如来寂静智德,是故持此钩。
右第八手持金刚杵,金刚者坚固不动智,杵有破体之力,即摧灭三毒,显三部诸尊。
右第九手把宝鬘,宝鬘是贯花叶之物,是花鬘,具万德庄严义,有平等性智之功德。
左第二手持如意宝幢,为表高立净菩提心宝幢,于无量福惠诸贪乏众生,施与世出世愿,有众善根本万行源底之义。
左第三手持莲花,红莲花自性清净,表一切众生心中有本来清净理,虽沈沦无三毒泥中,往来六趣四生垢秽,不染犹如莲华。
左第四手把澡罐,表瓶灌能盛满一切,为此佛母出生三部,诸尊盛满之德。
左第五手持索,此索为降伏恶魔,忿怒诸尊皆持有,可系缚难伏者不令倾动,引入本有法界宫,有大悲方便之义。
左第六手持轮,轮能转惑摧破,表二十五有生死流转依之得止,轮又有圆具足之义。
左第七手持螺,吹大法螺演大法义,说寂灭法,降伏众生烦恼惑障之义。
左第八手持贤瓶,具三昧耶,流出宝藏及经典,施与众生。
左第九手持般若箧,十方三世佛菩萨,依般若无不成佛,准提佛母为诸佛能生母,故持般若箧。
这十八手又表十八不共法,详如佛教中佛教一书所载。行观此法,即身为法王子,不久必当成佛,是故应知准提佛母身像表征之甚深内义。
准提坛城佛母居中,八方有八大菩萨围护,此八大菩萨为准提佛母之眷属,即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菩萨、金刚手菩萨、文殊师利菩萨,除盖障菩萨、地藏菩萨,是故持诵准提咒,即可以上八大菩萨一同护佑,真是珍贵异常。
八大菩萨外围又有许多菩萨围绕共连本尊有三十七尊,表三十七道品一一具足,为三十七不共佛法之圆满。
内容
准提咒在显教的《佛教念诵集》中作为“十小咒”之一,其内容如下:
●准提神咒
稽首皈依苏悉帝 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 唯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陀。俱胝喃。怛侄他。唵。折戾主戾。准提。娑婆诃。
任何信仰者(不拘出家在家,或茹素与否)都可以持诵准提咒。
十大功德门
(一)护持国王安乐人民门。
(二)能灭罪障远离鬼神门。
(三)除身心病增长福慧门。
(四)凡所求事皆不思议门。
(五)利乐有情救脱幽灵门。
(六)是诸佛母教行本源门。
(七)四众易修金刚守护门。
(八)令凡同佛如来归命门。
(九)具自他力现成菩提门。
(十)诸佛如来尚乃求学门。
说明
现根据《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电子版)和《汉梵、梵汉陀罗尼用语用句辞典》(作者Robert
Heineman(德国),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两部著作对准提咒分别以汉语拼音和现代汉语进行了注音,其中汉语拼音的音调均为一声,同时对真言的句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
⑴ 南无飒哆喃
梵文版准提真言(书写体)
梵文版准提真言(书写体)(1张)
梵文:namo-saptanam
汉语拼音注音:na-mo-sa-da-nan
现代汉语注音:拿摩萨达南
注释:‘南无’意为‘归命’,‘飒哆喃’意为数字‘七’。
⑵ 三藐三菩驮
梵文:Samyaksambuddha
汉语拼音注音:san-mia-san-bu-da
现代汉语注音:三(米阿)三布达
注释:‘米阿’两字连读成一个音节。
‘三藐三菩驮’意为‘佛’、‘无上觉者’。
⑶ 俱胝南
梵文:kotinam
汉语拼音注音:gou-di-nan
现代汉语注音:勾地南
注释:‘俱胝’意为‘千万’。
‘南无飒哆喃三藐三菩驮俱胝南’句意为‘皈命七千万正等正觉’。
⑷ 怛侄他
梵文:tadyata
汉语拼音注音:da-d-ya-ta
现代汉语注音:达地压他
注释:此句意译为‘即说咒曰’。
发音时注意,第二个音节‘得’(d)应轻声,一带而过。
⑸ 唵
梵文:om(或aum)现代汉语注音:奥母
注释:此字皈敬意。“母”为鼻音
⑹ 折隶
梵文:cale
汉语拼音注音:jia-li
现代汉语注音:家隶
注释:‘折隶’意为‘女行动者’,指准提佛母。
⑺ 主隶
梵文:cule
汉语拼音注音:zhu-li
现代汉语注音:主隶
注释:意为升起。
⑻ 准提
梵文:cundhe
汉语拼音注音:zhuan-di
现代汉语注音:专滴注释:‘准提’意为‘清净’。
⑼ 娑婆诃
梵文:svaha
汉语拼音注音:si-wa-ha
现代汉语注音:司哇哈
注释:此句意译为‘成就圆满’。
咒语出处
此咒传来中国,前后共有七译,今存者仅有四译,皆收于《大正藏》中:
⑴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于垂拱二年,西魏国寺译,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末题又名‘大明咒藏’,六万偈中,出此《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一卷。
⑵唐·善无畏奉诏译,名《七佛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法》,内分三部,独部别行,七俱胝独部法,准提别法。此译最为圆融,修行者不管在家出家,饮酒食肉,皆可诵持。
⑶唐天竺三藏金刚智译,名《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
⑷唐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
⑸《房山石经·释教最上乘秘密藏陀罗尼集》中的《七俱胝准提大身陀罗尼》﹙准提百咒﹚
⑹《佛说持明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龙树菩萨于持明藏略出)中的大尊那菩萨仪轨
⑺《七俱胝佛母心大准胝陀罗尼二十五部大三曼荼罗尼独行灌顶忏悔大道场法》此法又称无畏大道场法
⑻《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房山石经)\中天竺摩竭陀国那烂陀寺三藏赐紫多罗句钵多译)
⑼西天三藏 法贤 奉诏译的《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五?护摩品第九》「尊那菩萨真言」
出现因缘
准提菩萨的真言出现的因缘。在《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中记载。佛陀因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的缘故。入准提三摩地。而说此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
根据《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记载。七十七俱胝诸佛如来。在六字大明咒的因缘之下同时示现,共同宣说准提神咒。
因为此咒所现起的根源为此,所以准提菩萨也可说是七十七俱胝佛所共同加持的化身。
准提咒广为中国、日本的广大佛教信徒所持诵,其咒语功德威力不可思议,在很多经典中。详明记载其广大功德。
咒力殊胜
准提咒之殊胜,有三种,不同余咒。⑴准提咒,总含一切诸真言故,一切真言,不能含准提,如大海能摄百川,百川不摄大海。⑵准提坛法,人易办故,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便是坛法。不同余咒,建办坛法,须得拣选净处,香泥涂地,广造佛像,多用供具,方能成就。⑶人人皆得诵持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等,皆能持诵,因为今时,俗流之辈,带妻挟子,饮酒啖肉,是为常业,虽逢善知识教示,习性难以改革,若不用此大不思议咒法救脱,如是人等,何日得出生死,不同余咒,须要持戒,方得诵习。又《大教王经》云∶‘七俱胝如来三身赞,说准提菩萨真言,能度一切贤圣,若人持诵,一切所求,悉得成就,不久证得,大准提果。是知准提真言,密藏之中,最为第一,是真言之母,神咒之王也。’
佛言∶若一心静思诵此咒,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五逆,四重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菩萨,丰饶财宝,诵满二十六万遍,乃至四十六万遍,世出世法,无不称遂,便于梦中,见佛菩萨,及以花果,口吐黑物,饮吃白物,即知成就。或梦见自身,腾空自在,或渡大海,或浮江河,或上楼台高树,或登白山,或乘狮子白马白象,或梦见好花果,或梦见着黄衣白衣,或梦吞日月等,即是无始罪灭之相。或梦见佛像,或闻法音,或觉自身巍巍高大,或齿落重生,或发白返黑,或贪嗔痴心,自然消灭,或总持不忘,一字能演多义,或智慧顿生,自然通晓一切经律论,或一切三昧法门,自然现前,或福德顿高,四众归仰。若逢如上之事,但是福慧增长,近成就相,莫生疑惑之心,勿起取着之念,更须策发三业,加功诵持,不得宣说咒中境界,炫卖与人,不为名利敬赞,而宣说之,否则,虽有如是之力,未免堕落魔外也。
七俱胝佛母所说准提陀罗尼经(节要):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名称大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并诸菩萨及诸天龙八部。前后围绕。愍念未来薄福恶业众生。即入准提三摩地。说过去七俱胝佛所说陀罗尼曰:
“曩莫飒多(引)男(引)。三藐三没驮(引)。俱(引)胝南(引)。怛你也(二合)佗(引)。唵者礼主礼准泥娑婆(引二合)贺(引)”
“若有修真言之行。出家、在家菩萨,诵持此陀罗尼满九十万遍,无量劫造十恶、四重、五逆、五无间罪悉皆消灭,所生之处常遇诸佛菩萨,丰饶财宝,常得出家。若是在家菩萨,修持戒行坚固不退,诵此陀罗尼常生天趣,或于人间常做国王,不堕恶趣亲近贤圣,诸天爱敬,拥护加持,若营世务,无诸灾横,仪容端正,言音威肃,心无忧恼。若出家菩萨具诸禁戒,三时念诵依教修持,现生所求出世间悉地定慧现前,证地波罗蜜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
“若诵满一万遍,即于梦中见佛菩萨,即吐黑物。其人若罪尤重,诵二万遍,即梦见诸天堂寺舍,或登高山,或见上树,或于大池中澡浴,或见腾空,或见与诸天女娱乐,或见说法,或见拔发剃发,或食酪饭饮白甘露,或渡大海江河,或升师子座,或见菩提树,或乘船,或见沙门,或见居士以白衣、黄衣覆头,或见日月,或见童男、童女,或上有乳果树,或见黑丈夫口中吐火焰,其彼斗得胜,或见恶马、水牛,欲来抵触,持诵者或打或叱,怖走而去,或食乳粥酪饭,或见苏摩那华,或见国王。若不见如是境界者,当知此人前世,造五无间罪,应更诵满七十万遍,即见如上境界,应知罪灭。即成先行,然后依法画本像,或三时,或四时,或六时,依法供养,求世间、出世间悉地,乃至无上菩提皆悉获得。”
持诵准提咒功德,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说:
佛言:此咒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障,成就一切白法功德。持此咒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至心持诵,能使短命众生增寿无量。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余病!若不消灭,无有是处。若诵满四十九日,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于耳边一一具报。若有无福、无相、求官不遂、贫苦所逼者,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轮王福,所求官位必得称遂。若求智慧得大智慧,求男女者便得男女。凡有所求,无不称遂,似如意珠,一切随心。(禅宗《传灯录》中引古人云:俱胝只念三行咒,便得名超一切人是也)
又诵此咒,能令国王大臣及诸四众,生爱敬心,见即欢喜。诵此咒人,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毒药、怨家、军阵、强贼,及恶龙、兽、诸鬼魅等,皆不能害。若欲请梵王、帝释、四天王、阎罗天子等,但诵此咒,随请必至,不敢前次,所有驱使,随心皆得。此咒于南赡部洲有大势力,移须弥山,竭大海水,咒干枯木能生花果,何况更能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得大神足,往兜率天。若求长生及诸仙药,但依法诵咒,即得见观世音菩萨或金刚手菩萨,授与神仙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得延寿命,齐于日月,证菩萨位。若依法诵满一百万遍,便得往诣十方净土,历事诸佛,普闻妙法,得证菩提。
若欲成就坛法,不同诸部广修供养、掘地香泥之所建立,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于佛像前,随月十五日夜,面向东方,置镜坐前,随力庄严诸供养具,烧安息香及净水,然后结印在于心上,咒镜一百八遍,以囊盛镜,常将随身,每欲念诵,但以镜坛置于面前,结印诵咒。若不能逐日对镜念诵,但于十斋日对镜念诵,除十斋日外,不对镜坛持诵亦得(密藏之中今此镜坛最为要妙,总摄一切诸坛。若无镜者,但想一镜者于面前持诵,净诸恶趣,经等多说,想成坛法持诵为上,或不能想得坛者,但只专注持咒。十斋日者,所谓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二十八日、二十九日、三十日)
此准提咒,一切诸佛菩萨等同说,独部别行,总摄二十五部真言坛法。准梵本有十万偈说文。龙树菩萨以偈赞曰:
准提功德聚 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 无能侵是人天上及人间 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 定获无等等
又,持诵观世音菩萨六字大明咒(即:嗡嘛呢叭咪吽)后,再持诵准提咒,感应犹速。按《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中说:“说此六字大明竟,有七十七俱胝佛,一时现前同声说准提咒。即知此六字大明,与准提真言次第相须也(广如大乘庄严宝王经说)。”
(《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列出了持诵准提咒的一种仪轨)
准提法要
引用《准提心要》序:
“经云:佛国无诸女人,解之者曰,女人作佛者,皆变成佛相,不复有女人旧相也。而准提王,独以佛母名者何哉?一日瞻拜之下,忽有思曰,母者养育之义也;慈爱之称也。盖父师之督责,不能施于有生之初,母氏之劬劳,偏能适其赤子之性,诸佛之戒律甚严,父师教诲之道也,准提之接引甚宽,母氏慈祥之德也。何者?诸佛欲众生之出世也,必严其防而正告之曰,人生好色者,不能成佛,尔之妻子,不必有也;人生残忍者,不能成佛,尔于有情之肉,不必食也;人生迷乱其性者,不能成佛,尔于清酒美醴,不必染指而沾唇也;其教可谓严矣!于是众生,能者从之,不能者去之。准提王虑其从之者少,去之者多也。因立一法,以诱之曰∶尔能从我教,我听尔有妻子也,但勿邪淫足矣;尔能从我教,吾听尔食肉以果腹也,但一月中,斋戒数日足矣;尔能从我教,吾听尔取旨酒,而少尝之也,但令温克不沉湎焉亦足矣;若尔不信,我将尔所欲求,如官爵,如眷属,如宝珠仙药之难致者,第从我教而诵吾咒,皆可大慰其怀,来我教不以饮酒食肉有妻子之故,而拒绝于尔也。亦见我教之宽而可从乎?于是众生之从佛者,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即众生之不从佛者,亦闻准提之名,而信之向之。何也?人情畏父师之严,乐母氏之宽,故世尊之法,人畏其难,准提之法,人乐其宽,此佛母之名所由来也欤!虽然,立教者既宽,而奉教者又欲严,必体慈母爱子之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有善必进,有过必改,然后可以立身而成佛耳。倘恃母氏之宽而放责也,遂肆情欲以自陷于罪戾,虽有圣善之母而不能济其苦,是可悲也!是可畏也!夫奉准提者必作如是观方有合于准提之旨也!”
最胜心诀
准提菩萨的真实身份是宇宙间一尊很古很古的佛,是无始劫前法界宇宙本初佛-阿达尔妈佛佛母的化身。准提两字若按古梵语的普通字义诠释,是清净的意思。清净两个字又怎样去理解呢?清净是说我们心性无染,犹如明珠一样。当我们明心见性,就是大彻大悟,回复我们本有自性光明之时,就是证入准提菩萨的境界了,也是准提两个字的真正含义。
准提菩萨亦叫做七俱胝佛母。七俱胝表示众多、无穷尽之意。俱胝若解为百亿,于凡俗世界是一个大数目,但在法界宇宙来说,百亿只是个小数字而已!七表示法界宇宙有形时空所有方向,即上下四方及中央;而位于这不同时空、不同法界的无数如来,皆因修持大清净佛母法门而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修持准提法决定可以明心见性,回复到自性清净光明。我们本有清净无染的自性,决定可以用准提咒来打开;因为准提咒的咒力是由无数古佛的力量汇聚而成。
用准提咒打开我们的自性,首先要全心全意地皈依准提菩萨。所谓全心全意地皈依准提菩萨,最重要是心要皈依,不仅在形式和表面上修准提法,心也要真修。
真正皈依准提菩萨,就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之中,绝对要修清净之行,何谓修清净之行?比方在身业方面要远离正淫与邪淫,远离杀生、偷盗、妄语、饮酒,换句话说,我们要严格守好戒律。在语言方面要远离恶口、妄语、绮语、两舌;在意业方面要远离贪瞋痴慢疑。刚才所讲身语意清净,是提醒我们日常戒律要守好。如果可以这样专心修准提菩萨法,日久则定会与准提菩萨得大相应。
其实准提菩萨法是一个很方便,也很适合在家人修行的一个法门。准提菩萨十分慈悲,给与我们大方便,知道我们末法凡夫不容易做到戒淫、吃肉、喝酒,但菩萨仍允许我们先修准提法,而获得相应。但是我们不可利用慈悲方便,而放纵自己不去守戒,这样便违背了菩萨的深(心)意,我们要藉其法门的殊胜加持而一步步洗清无始以来所作的恶业;这是准提法独部别行,与其他密法不同的特点。
修准提法到明心见性,要积累一定的咒力;所以经书上讲,修准提咒要到一定的数量,才可产生效应。但是我们修准提咒不要仅仅在追求数量上,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来念。每一个咒音清清楚楚地念,每一个咒音用耳朵仔细听着念,让咒音震动并开通我们身中的三脉七轮。用准提咒必定能打开我们的七轮,解除左右二脉由烦恼及所知二障形成的脉结,并疏通中脉,使所有的风(脉)及明点可汇聚其中,开发我们自性本具的所有潜能。
当明心见性的时候,身中的脉轮就可以被打开,脉轮被开通后,神通就显发出来,这时,我们清净光明的本性也就显露出来。那么当我们明心见性以后,可不可以再念准提咒呢?
用准提咒,达到明心见性的时候,并不是终点,而恰恰只是一个修行的新开始。这是悟后起修,以准提咒继续清扫过往的业障及习气。就是到了完全大彻大悟的境界,若没有证得阿罗汉初果之时,准提咒也要不间断地去持诵,祈愿准提菩萨加持使我们不堕三途,并接引临终可往生准提净土。
当我们念准提咒的时候,念时可以提起,不念时就放下,绝不妨碍我们本性的光明。当我们明心见性以后,继续持念准提咒,就可慢慢将心与咒合一,打成一片,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
当达到不念而念的境界,我们的贪嗔痴慢疑已经去掉了一大半,破了一部份烦恼障。不念而念就是人咒合一的境界,已不必再提起念咒的念头,咒自然在心中绵绵密密的念着,亦不会丢失咒念及打妄想,也就是说这时我们的心已经与准提咒连起来,打成一片,也是与准提菩萨的心连在一起了。这个境界叫初层准提三昧,也叫清净金刚三昧,因为准提菩萨也称为清净金刚。
当完全证入准提三昧的时候,就不会再犯戒,在戒律上来说,这是不持而持的境界。这个清净金刚三昧的加持力量,使我们不会再犯戒。当戒律上达到不持而持境界的时候,再加上准提咒不断恒持之力,就会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我们的般若智慧就慢慢开显出来了。
所以清净两个字的密意就是要我们在持戒上达到不持而持的境界,这样才可回复本有清净的自性。用准提咒令我们心性完全回复清净而不失,那时,我们的心与准提菩萨的心已经在一起,没有两样,我们就是准提菩萨,准提菩萨就是我们,与本尊真正的合而为一,也可称为是准提菩萨的化身,这是密法中圆满次第修成的境界。
当证得准提三昧后,我们若进入准提三昧的时候,才可真真正正用经书中的准提密法去帮助利益众生。在《准提经》中记载,息灾、增益、怀爱、降伏、诛灭、钩召,这些摄化众生的方法,只有证得准提三昧才可真真正正施展出来。
一般人修准提法,只是心外求法,求东求西,不懂得从心里面自我反照。其实修准提法的真正目的,是用来开发我们本有的觉性,直到我们本有觉性完全开发出来之前,如果修准提咒有灵验的话,也只是些小灵验而已。
准提菩萨可以视为观世音菩萨救度六道众生的一个慈悲化身,因为观世音菩萨会示现很多不同的化身,准提菩萨是其中化现的一个身相。
但是准提菩萨的根本因地是阿达尔妈佛佛母的本体。阿达尔妈佛亦称为阿提佛陀,是佛中之主、佛中之王;一切佛因他而生,一切佛因他而成正觉。他是发现及证得法界无上正真之道的最先行者,而大准提菩萨,七俱胝佛母、清净金刚,正是阿达尔妈佛所化出的众多大威力佛母之一,再化身救度娑婆世界。
佛母是佛陀慈悲柔和一面的展现,其实佛母法身本体与佛陀是无二无别,只是佛母示现一个女性的慈悲相来教化众生。
在法界宇宙里面,同名同号的阿弥陀佛就有三十六万亿一十一万九千五百尊,所以准提菩萨在这个法界里也不只一尊。准提菩萨只是一个总称,七俱胝佛母也是一个总称,即是代表以准提法修证成就的诸佛合体。
在法界宇宙过去有无数佛陀,都是因为修准提法而成就。过去的佛曾宣讲准提法,佛开演准提法,当来的佛亦一样会教授准提法,这个传承会不断接续下来,大利一切众生。
龙树菩萨的偈语说:“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加护。”
这首是龙树菩萨亲自撰写的偈语,也叫做“准提菩萨开咒偈”。这首龙树菩萨撰写的开咒偈语,光念的加持力就已经很大了。为什么念咒之前要念这首偈语?因为这是用来祈请准提菩萨降临坛场,加持指导修行人。诚心念这首偈语,准提菩萨及其各部护法圣众,就会立刻受请降临。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是什么意思呢?苏悉帝是古梵语,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就是“善圆成”的意思。善圆成的意思就是:准提菩萨善能圆满成就修行人的一切世出世间正愿,帮助修行人成办一切事业。所以我们要稽首皈依准提菩萨,我们应该五体投地头面接足顶礼七俱胝佛母。
“我今称赞大准提,唯愿慈悲垂加护。”我现 在称扬赞叹大准提菩萨和念诵准提菩萨圣号及真言的无尽功德,希望准提菩萨降临坛场,加持庇护我们修行人。我们念这首偈赞叹准提菩萨已经不得了,因为赞叹随喜是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之一,只是念这首偈,已经消很多业障,获福无量。
龙树菩萨修行准提法,很有心得,证量极高,所以写这首偈语来称赞准提菩萨的功德。
当时佛陀大日如来把过去古佛所传承下来的密法藏在南天竺一个隐秘的铁塔中交付给金刚萨埵;及后龙树菩萨就用法力以芥子打开南天竺铁塔拜见金刚萨埵,金刚萨埵就将所有密法传承给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密藏的传持者,更是贤劫第四佛释迦牟尼如来授记再来世间利益众生的一位大菩萨。龙树菩萨更深通准提大法,后来他修成初地欢喜地菩萨果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其实龙树菩萨本身的果位早已成佛,亦是古佛的分身再来世间传授佛法,他的佛号是“妙云相如来”亦名“妙云自在王如来”。
所以修准提法之前念诵龙树菩萨的开咒偈是很重要的,除了得到七俱胝准提佛母的护念外,还更得到龙树菩萨的大加持。
跟随准提菩萨伟大精神的修行者、发准提菩萨大愿的修行者,他们修成菩萨的果位,就会往生准提菩萨的佛国,做菩萨的眷属。或者这些修行人自身也可修成与准提菩萨无异,自成准提佛国。
准提菩萨是诸佛的合体,是无量劫前法界宇宙的一股巨大能量,旷劫以前这股能量就已经存在,也将延续到无尽永恒的时空。
那准提菩萨的大愿是什们呢?准提菩萨的大愿就是希望一切众生的心性与佛一样清净,常乐我净的境界,并且在世间出世间的事业上一切如意。所以准提菩萨名号除了“清净金刚”、“七俱胝佛母”之外,还称为“清净金刚如意母”。清净金刚如意母这一圣号,已经隐含了准提菩萨的慈悲大愿。
有关准提菩萨的根本手印,我们念咒的时候可以结持;至于准提菩萨的其他手印,比如息灾、增益、怀爱、降伏、诛灭、钩召等等,这些就不要乱结。准提咒可以自学,不需要师父传授,但手印就不同,一定要师父传授。为什么手印要师父传授呢?设若依书乱学,会直接影响身中气脉运作,并且会导致很多不如法的事情发生。
比方结持准提菩萨的根本手印,两个食指就不要乱动,要附在中指第一节上面,为什么呢?因为假如我们念咒时食指一动的时候,就会召请四大天王降临,所以手印一定要上师当面传授,因为手印也有口诀。所以一般来讲,修准提咒,结准提根本手印就可以了。一个准提菩萨手印及真言的威力就很厉害,共通于二十五部密咒法。
虽然准提咒可以自学,但我们修持准提法、念准提咒,还是不要只对着经书念,一定要跟上师学是最为理想,功德及加持力更大,偏差机会亦少。至于准提宝镜一定要加持开光,不然会有其他异类附于镜上。
准提菩萨的形象大多为三目十八臂,十八臂手持不同法器,各有功能;但是准提菩萨有很多化身,我们不必拘泥于三目十八臂的形象。准提菩萨同观世音菩萨普门示现一样,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我们一定要记住一个重点,准提就是一切众生本具清净光明无染的觉性,只有回复这种觉性,才是修学准提法的真正目的。
日本的赖瑜大师写的 『秘钞问答–准胝篇』其中有一段提到:
『无畏大道场法中出之说功能云:「若诵此准提真言一遍。即同诵一切陀罗尼一遍。」』
房山石经版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真言(独部别行) \唐 三藏 善无畏奉 诏译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菩驮 俱胝喃 怛你也他 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婆诃
总摄二十五部大曼荼 (na mo sa duo nan san miao san pu tuo ju zhi nan da ni ye ta weng zhe li zhu li zhun ti suo po he)
以二指手无名指并小指,相叉於内,二中指直竖相拄,二头指屈附二中指第一节,二大母指捻右手无名指中节。若有请召,二头指来去。
佛言:此咒及印能灭十恶五逆一切罪,成就一切白法功德。作此法者不问在家、出家;饮酒、食肉、有妻子、不拣净秽,但依我法,无不成就。此法甚妙!
第一作坛法
佛言:若求成就先依坛法,不同诸部广修供养、掘地香泥之所建。但以一新镜未曾用者,於佛像前巳月十五日夜,随力庄严诸供养具,烧安悉香及净水。先当净心无所思惟,然後结印诵此真言,咒镜一百八遍。以囊盛镜常将随身,每欲念诵,但以镜置於面前结印诵咒,依镜坛即得成就!
第二念诵法
佛言:欲诵持此咒法成就者,于白月十五日夜,清净澡浴,著新净衣,面向东方,结加正坐,置镜坐前,随意花香净水诸物。先当净心供养,然后结印印于心上,诵咒一百八遍。诵此咒加持,能使短命众生还得增寿,迦摩罗疾尚得除差,何况馀病,若不消差无有是处!
每月十斋日,每於晨朝,清净水嗽口,面向东方,诵一百八遍然后喫饮,纵有妻子、不断荤血,亦当成就。
第三成验法
每月十斋日,以镜为坛,结印念诵。除十斋日外,不须对镜结印,但於平旦未食荤血时,诵此咒一百八遍。如是不绝,满四十九日,每有善恶吉祥灾变,准提菩萨令二圣者常随其人,所有善恶心之所念,皆於耳边一一具报。
若复有人,欲见国王大臣婆罗门等,先以净水咒之七遍,洗面洒身,心上想王臣作欢喜相,能令国王大臣长者生恭敬心,见即欢喜,如臣敬君,如子敬父,爱乐心随其所愿及身命皆无所惜,悉得成就。
若有短命多病众生,白月十五日夜,烧安悉香,诵此真言一千八十遍,魔鬼病、失心、狂乱、野狐、恶魅皆於镜中现於本形,教煞即煞令放即放,更不再来增寿无量。
若复有无福无相,求官不迁贫苦所逼,每月十斋日常诵此咒,能令现世得转轮王福,所求官克当称遂。
若人欲行及欲求事,先当思准提二圣者,心念此咒具满七遍,若可营为端身少顷,其身自然左右摇动,即知克遂及以吉庆。若身刚强向前向後,即知所求皆不成就。心欲谋事,皆不可为,必有灾难。
若欲召四天梵王、帝释、二十五部天魔波旬等,对镜结印,头指来去,於净处高声诵二十一遍,一切贤圣阎罗鬼众,随请必至不敢前却,所有驱使随心皆得。若知此法成与不成,具满七日依法诵咒,梦中见佛及以华果,口吐黑毛及黑物,复喫白物,即知成就。
第四广明自在法
佛言:此陀罗尼於南赡部洲有大势力,移须弥山、竭大海(水),咒乾枯木,能生花果。若常持诵,水不能溺、火不能烧、毒药、刀兵、冤家、病苦,皆不能害。
若地中有诸物,结印诵咒具满七遍,地中伏藏自然涌出,随意所愿皆得充足。
军阵贼难,结印指之,皆尽退散。
若有卒为鬼神伤死,结印诵七遍,以印印心,卒死等病命即却活。
宅舍不安鬼神作祸,咒土镇宅四方,镇之则吉。
若复有人六亲不和、人不爱念,依法诵咒所向和合,闻名见身愿不舍离。
猛火之中,以印指之,火即消灭;以印指水,波浪皆净。凡所求愿无不称遂,何况更能结斋、具戒依法持诵,不转肉身往第四天得大神足。
若复求长生及敕诸仙药,於古塔前及深山中,或净房内依镜为坛,具满七日或三七日,烧青莲花和安悉香,於初夜分,诵一百八遍,即当睡眠。或於梦中食仙药,或受方法,或於镜面有五色光,光中有药,随取食之,即成仙道,诸馀功力百千亿,不可穷尽。志心奉愿乃可施行。
七佛俱胝陀罗尼经
注:房山石经 感字号
修持简要
内容
供奉准提菩萨像(也可用一准提镜替代)
南无极乐本尊众生慈父阿弥陀佛。(三称三拜)
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伽蓝圣众菩萨。(三称三拜)
净法界咒和护身咒(各持7遍)
嗡 蓝(合掌 观想种子字,清净坛场)
嗡 齿临(结金刚拳印)
六字大明咒(结金刚拳印 持21遍):
嗡玛尼贝美吽
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结准提印,持多遍,观想准提种子字):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
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勃陀俱胝南 怛侄他
(namosaduonan sanmiaosanputuo juzhinan dazhituo)
唵折隶 主隶 准提娑婆诃
(weng zheli zhuli zhunti suopohe)
准提咒心(结准提印,持百千遍)
唵 折隶主隶 准提娑婆诃(weng zheli zhuli zhunti suopohe)
唵 部林(一字大轮咒,持1遍)
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结弥陀印或合十 持7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娑婆诃
回向:
修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说明
金刚拳印
准提印
种子字
合并图册
合并图册(3张)
修学准提咒并没有任何限制,不分任何身分者,都可以修学诵持,依此也可看出准提菩萨的慈悲。
准提法已经普传,同时笔者释清净法师也具有藏密觉囊派四川卓格寺第二十二代更高尼玛活佛和唐密瑜伽焰口中普陀寺芳振法师的两支准提法传承,一切有缘者皆可放心修学。出自释清净法师的准提博客
准提镜开光仪轨
供奉准提菩萨像,摆放准提镜(可用一面圆镜)
南无极乐本尊众生慈父阿弥陀佛。(三称三拜)
南无七俱胝佛母大圣准提王菩萨。(三称三拜)
南无护法韦陀尊天菩萨伽蓝圣众菩萨。(三称三拜)
净法界咒和护身咒(各持7遍)
嗡 蓝(观想种子字,清净坛场)
嗡 齿临(结金刚拳印)
六字大明咒(结金刚拳印 持21遍):
嗡玛尼贝美吽
稽首皈依苏悉帝,头面顶礼七俱胝,我今称赞大准提,惟愿慈悲垂加护。
南无飒哆喃 三藐三勃陀俱胝南 怛侄他
(namosaduonan sanmiaosanputuo juzhinan dazhituo)
唵折隶 主隶 准提 娑婆诃
(ong zheli zhuli zhunti suopohe)
心(结准提印,持百千遍)
唵 折隶 主隶 准提 娑婆诃(ong zheli zhuli zhunti suopohe)
唵 部林(一字大轮咒,持1遍)
赞佛:
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
(一拜)
手持准提镜,念诵:
佛身充满于法界,普现一切众生前,
随缘赴感靡不周,而恒处此菩提座。
(此时观想准提镜发大光明,照射圣像,圣像也放出大光明)高声念:开
念诵赞佛文:(选取与圣像相应赞偈)
准提功德聚,寂静心常诵,
一切诸大难,无能侵是人,
天上及人间,受福如佛等,
遇此如意珠,定获无等等
心经(1遍):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往生咒(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陀罗尼) (7遍):
南无阿弥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弥利都婆毗 阿弥利哆 悉耽婆毗 阿弥唎哆 毗迦兰帝 阿弥唎哆 毗迦兰多 伽弥腻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诃
回向:
开光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 一切菩萨摩诃萨 摩诃般若波罗蜜。
出自释清净法师的准提博客